最新資訊
當前位置:最新資訊
鋰離子電池充電的醚類有機溶劑
發布時間:2017-3-1 瀏覽次數:2389
鋰離子電池充電的醚類有機溶劑
醚類有機溶劑介電常數低,黏度也較小。由于醚類的性質比較活潑,抗氧化性不好,故不常用作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主要成分,一般作為碳酸酯的共溶劑或添加劑使用以提高電解液的電導率。
1 環狀醚
環狀醚主要包括四氫呋喃(THF)、2-甲基四氫呋喃(2Me-THF)、1,3-二氧環戊烷(DOL)等。DOL同DME一樣與PC組成的混合溶劑曾用在一次鋰電池中,但它易開環聚合,電化學穩定性較差。THF具有較低的黏度 (0.46mPa.s)和對陽離子很強的絡合配位能力,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。2Me-THF閃點(-11℃)和沸點低(79℃),易于被氧化生成過氧化物,且具有吸濕性,有比EC或PC更強的溶劑化能力,常用作共溶劑以提高電解液的低溫和循環性能。例如,EC+2Me-THF混合溶液構成的電解液具有比PC-EC電解液更高的電導率和循環性能。
2 鏈狀醚
鏈狀醚主要包括二甲氧甲烷(DMM)、1,2-二甲氧乙烷(DME)和二甘醇二甲醚(DG)等,其中DME更為常用。在鋰一次電池中,DME常和高介電常數的溶劑 (如PC)組成混合溶劑使用。DME具有較強的陽離子螯合能力和低黏度(0.46mPa.s),能顯著提高電解液的電導率。例如,LiPF6能與DME生成穩定的LiPF6.2DME復合物,增大鋰鹽的溶解度,從而能提高電解液的電導率。但DME易被氧化和還原分解,穩定性較差。DG是醚類溶劑中氧化穩定性較好的溶劑,具有較高的相對分子質量,其黏度相對較小,對鋰離子有較強的絡合配位能力。EC+DG (體積比1:1)的電解液體系在常溫下(25℃)有較高的電導率。例如,當LiC1O4、LiPF6的濃度為1.1mol/L時,電導率可達10.0*10-3和9.6*10-3S/cm。該類電解液與LiNiO2、LixC等正、負極材料有較好的相容性。同時,DG還具有非常高的熱穩定性。
當在密閉和開放電池體系中加熱時,只觀測到100℃左右的水分蒸發、140~200℃之間的溶劑汽化,并未發現溶劑的分解。這說明EC+DG混合溶劑至少在200℃是穩定的。對于DME和DG的同系物,隨著碳鏈的增長,溶劑的抗氧化性能增加的同時黏度也增加,這對提高有機電解液的電導率不利。